當前位置:
納米混懸劑是以表面活性劑或聚合物為穩定劑,將納米尺度的藥物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穩定膠體分散體系∞1。因其粒徑極小,可顯著提高藥物 的飽和溶解度,增加藥物的溶出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制備納米混懸劑的常用方法有沉淀法、高壓均質法及介質研磨法介質研磨法生產效率高、 可控性強、重現性好,使用廣泛。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粒徑和轉速以及研磨時間對尼莫地平納米混懸劑制備的影響。
粒徑
氧化鋯珠粒徑 分別采用0.3和0.1 mm的氧化鋯珠,轉速 4 000 r/min研磨15 min。結果所得納米混懸劑粒徑 為(1 103.4士30.6)和(295.6土13.4)nm(n=3)。因此選用0.1 mm的氧化鋯珠。
轉速
采用O.1 mm氧化鋯珠,分別在2 500、3 500、 4 000和4 500 r/min條件下研磨15 min。所得納米 混懸劑的粒徑和PDI結果見圖4。隨轉速增大,制 品粒徑和PDI逐漸變小,但增加到4 500 r/min時粒 徑反而增大,原因可能是轉速過高時粒子的機械運 動加強、產熱加速,使粒子聚集加速。另外,轉速 越快也會使氧化鋯珠之間的碰撞加劇,導致溫度上 升,可能對藥物的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且影響儀器壽命。因此,轉速選擇4 000 r/min。
研磨時間
采用0.1 mm氧化鋯珠,在4 000 r/min條件下 分別研磨5、10、15、30和45 min,測定納米混懸劑的粒徑和PDI。結果見圖5。隨研磨時間的延長, 粒徑和PDI呈現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研磨時間過 長,不但增加能耗,還會影響氧化鋯珠的壽命。因此研磨時間定為15 min。